皇冠hg8868新版注册首页
校企合作办公室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中国制造2025》以及《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主动适应国家对人才队伍建设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积极与地方政府、相关龙头企业缔结战略联盟,在专业人才培养和人才建设等方面实现战略协同,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外协加工办学模式,提升学院办学整体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通过后期的规划和建设,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专业人才提供良好的平台。
一、现状分析及建设背景
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国制造2025》以及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黔教职成发〔2016〕8号等文件精神的同时,为主动对接周边企业,在学院和企业之间搭建合作管理部门,利用区位优势、整合学院资源,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深度校企合作外协加工,组织各系部,结合专业人才实际培养工作,主动与相关行业、企业开展一系列的合作,与社会各界初步建立互动互利、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大力推动学院教育教学发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提高和学院的整体发展。为加强对校企合作的管理及完善体制,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弘扬大国工匠精神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立足省情教情,全面贯彻“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主要的教育发展目标上与国家确定的中长期教育发展目标一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国制造2025》以及《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要求,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以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宗旨,以加强内涵建设为主线,以深化校企合作外协加工为主攻点,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相互交流探讨,利用院校人才培养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政策,打破传统的管理框架和模式,率先探索、尝试一些改革措施,推动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使院校具有品牌效应和示范、辐射作用的高级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作用,带动相关学科的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提高和发展。积极构建新型校企合作关系,以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实现深度合作、互利共赢、共生发展的良性循环,推进贵州教育改革和发展,向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迈进,为贵州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提供更加有力、更高质量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2.建设思路
(1)积极构建长效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根据学院自身办学优势与特色,在总结学院校企合作经验和借鉴国内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学校以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为宗旨,共同开发,共同创建新课程体系,为专业建设与创新提供核心支撑。课程是支撑专业的基本要素,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与创新的核心。高职院校在建设有特色的专业和专业群时,必须建设有特色课程作为骨干支撑,而且这些都离不开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和深度融合。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可以为专业和课程建设与创新提供多方面的条件,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要求下,可以为课程建设和创新提供新标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新问题时,可以为课程建设与创新提出新要求。企业还可以通过生产经营实践的经验教训,为课程建设和创新提供新案例,企业的技术、管理方面骨干可以参与课程设计,为课程建设与创新带来新视野、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学校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上与企业发展需要对口和衔接,以企业产品的生产、技能研发的需要作为学校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来抓,才能与企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融合,从而推动和促进学生所学的知识向能力转化,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满足了学校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客观需要。
(2)引企入校,加强外协生产及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要抓住发展的契机,积极推进校企共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保障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校内建立研发机构和实验实训中心,除了自筹资金外,还要大力吸引企业资源,由学院提供场地和设备,企业提供管理、技术支持,通过学生顶岗参与外协生产加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校企共建示范性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3)加强外部联系,大力推进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所有系部都要选择数家与其专业发展相关的骨干企业建立相互依托、全面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作为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的专业认知教学、专业课程实习教学以及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提供真实的实习场所,以及为专业教师提供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场所。要进一步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规范化管理,系部负责人要积极聘请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专家、高管担任学院客座教授、兼职教师等,发挥他们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积极发挥校外实践基地在学生毕业设计中的作用,鼓励各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结合基地企业的生产实际来选题,通过专业教师和基地企业技术骨干联合指导来完成学生毕业设计。
(4)推行工学结合,扩大外协生产,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要积极推行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推行项目式的研究性学习;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各系部要保证学生至少有三个月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5)积极开展校企双方队伍建设。加强学院“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强与办学依托行业合作,积极创造条件,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调研、实践。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师外协加工工作的规范管理,安排专业教师直接参加企业的生产管理,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技术攻关和新项目开发等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双师素质和实践及科研能力。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加强企业的员工培训和学历教育服务。各专业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要经常性对依托产业的员工培训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开发出切合企业实际需求的管理和技术培训项目,以学院培训部为载体,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服务。要积极与国内外其他著名高校合作开展学历教育项目,拓展学校办学资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3.基本原则
(1)资源共享的原则。针对校企之间外协加工建立资源共享原则,校企合作单位之间在设备、师资、技术人员、教育技术信息、实训基地、职业技能鉴定、产教结合、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实现职教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办学与经营的效益。
(2)优势互补原则。坚持优势互补原则,实现学院和企业之间地域、空间、资源的优势互补,通过校企合作,专业教师参加外协加工,企业员工培训指导,发挥高职院校师资培训基地和科研优势,促进学院的专业建设改革,实现师资和专业的优势互补。
(3)平等互利原则。建设以诚实守信、互利共赢为合作基础的校企合作体制,通过调动和发挥学校的特色优势扩大外协生产,降低办学成本;通过发挥企业和行业优势,为企业和行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从而提高了学校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学校办学与企业经营均获得最佳效益,实现校企共赢。
(4)共同发展原则。坚持校企共同发展原则。面向区域、面向行业、对接产业,为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服务,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通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外协加工服务产业,通过技术研发合作与应用技术推广引领产业的发展,实现校企共同发展。
如今,贵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已经形成学校、企业、行业三个层面的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